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今年11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这也是继今年6月江淮、大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之后的又一次“亲密携手”,计划在明年投产首款电动汽车。寻强者合作共赢、研发创新上不断发力、政策上给予扶持……如今的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奔跑”。
政策扶持全省率先试点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占比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近年来,合肥不断开创多个“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全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市累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5.5万辆、约占全国推广总量的4.5%;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1.7万个,其中快充桩0.2万个,慢充桩1.5万个,公交车充电桩609个。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实现产值111.67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合肥对新能源汽车开辟的“绿色通道”。
在政策扶持上,合肥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加大新能源汽车购车补助、建桩补助、用电补助,支持分时租赁、车辆共享等应用,规范充电桩建设主体、建设选址,明确公共区域充电设施配比要求等,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为凸显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理念,今年11月,合肥市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启用6位数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采用新式样、新材料、新工艺,体现“绿色、环保、科技”寓意。与此同时,合肥还特设政策“优待”,对首次办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市民,免收100元的牌照费,更加优惠于民。
研发创新研发创新不断发力 组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江淮汽车放出“重磅大招”,一口气展出4款新车,其中包含江淮新能源旗下第七代车型——江淮iEV7S和江淮iEV7E。
相比于前几代新能源汽车,七代车有多项突破。比如,在快充模式下,七代车的电池电量从0充到80%需要1小时,慢充模式下充满电则需10小时,更方便了车主的出行。不仅如此,江淮iEV7S搭载了全国首创的电池液冷技术,颠覆了国内传统新能源车型以风冷电池管控为主的现状,有效保证电池包温度在10-35℃之间,确保行驶安全。在零下40℃超低温环境下,iEV7S亦可正常充电、行驶。同时通过液冷技术保证电池的续航,将环境温度对电池活性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发生电池续航里程降低的状况。
近年来,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创新持续发力,比如,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安凯“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淮、国轩高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电动汽车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同时,还积极探索电池租赁、定向购买、整车租赁等全新运营模式,加快解决新能源车“推广难”问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合作共强江汽携手大众 明年将投产首款电动汽车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除了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创新,合肥还一直为这一产业寻找“强者”合作。
今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首度合作,双方计划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互联技术、汽车数据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多良好条件。按规划,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于2018年正式投产首款电动汽车。
随后,今年11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此次达成的全新合作是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继今年6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之后,又一次的“亲密携手”。
根据备忘录内容,三方有意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并计划通过新的合资企业,将在多用途汽车先进技术开发、高质量产品研发及有效市场销售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并通过研发推动多用途车型设计和技术领域的进步,涵盖内燃发动机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等。
“江淮汽车集团将与大众汽车集团及兄弟企业紧密携手,相互支持,紧紧抓住中国及世界汽车市场新的历史性机遇,将合资项目打造成中德两国汽车产业合作的新典范。”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表示。
晨报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