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  充电站  北汽  第一电动汽车  电动车  试驾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池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7  浏览次数:296
核心提示:皖经信规划〔2017〕46号各市、直管县经信委:现将《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
皖经信规划〔2017〕46号

各市、直管县经信委:

现将《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2月13日

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分析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从业企业近1100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9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49家。2015年,我省汽车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工业增加值548.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高于上年6.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2.8亿元,同比增长16.5%。汽车产业在带动全省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发展成就

1.产业地位基本稳固。我省汽车整车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汽车主要产品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十二五”期间,在自主品牌受到合资品牌强力挤压、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省汽车年产销规模仍稳定在百万辆左右。2015年,我省汽车整车销售111.9万辆,规模稳居全国第七位。其中,乘用车销售84.5万辆,商用车销售27.4万辆。

2.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十二五”期间,我省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由期初的6户增加到9户,分别布局于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产业化集聚与带动效应突出;专用车生产企业由期初33户增加至49户,主要布局于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阜阳、滁州、亳州(见图表1);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期初的800多户增加到1000多户,初步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产业基地,安庆、马鞍山、滁州、蚌埠、宣城等地开始产业集聚的格局。其中,合肥、芜湖是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也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乘用车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奇瑞捷豹路虎批量投放市场,结束了我省没有高端合资品牌的历史;SUV和MPV的贡献提升明显,2015年占乘用车比重达66.8%,较行业同期高出27.4个百分点。商用车全面实现国四排放技术升级;轻微型货车与中轻型客车的结构贡献增强,占货车、客车的比重分别达78.1%、92.7%,较行业同期高出4.4和6.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明显,经济型纯电动轿车技术与销量国内领先。汽车零部件中高端布局加速,汽车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

4.产业外向度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我省汽车整车出口持续全国第一,累计出口达102万辆,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2%;出口方式由以产品出口为主转向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合资公司或组建KD工厂和技术输出并举,产品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家海外子公司和合资公司,拥有33家海外KD工厂及2000家以上销售及服务网点;企业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等国设立研发机构,合资合作及海外收购加快,部分优质零部件企业成功进入全球跨国车企与零部件企业的核心配套体系。

5.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了产品和技术的正向研发体系能力,我省汽车产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增至5个和7个(全国国家级工程中心23个,全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个);江淮、奇瑞、华菱三家整车企业新增各项专利8211项,其中发明专利1834项;完成技术改造项目773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0.62亿元;整体研发投入159.82亿元,占三家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4.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省内汽车企业荣膺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共20项(同期10项),占全国比重7.4%(同期4.2%);荣膺“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的发动机共7款(同期6款),居自主品牌首位。

6.机制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江淮实现整体上市与管理层、技术骨干等持股;合肥长安经重庆长安兼并重组,成为其国内“三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金融、汽车租赁、汽车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正在加快形成;产业联盟与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形成;企业管理、研发、营销的机制创新成效明显。

(二)比较优势

1.产品品种优势。我省整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产品品种多、覆盖面广,形成了乘商并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发展新格局。MPV、SUV、客车底盘、纯电动轿车有相对优势;水泥搅拌车、罐式车及消防车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轻卡居行业第二位;重卡居行业第六位。

2.自主品牌优势。我省汽车产业自发展之初即致力于自主品牌,目前自主品牌整车年产销规模总量居于全国第三,累计产销规模总量达1000万辆,同时为扩大出口奠定了基础。

3.产品出口优势。我省汽车整车出口在全国连续六年居于首位,乘用车、轻卡等保持行业出口第一,追求数量与追求效益并重,“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发展路线成效明显。

4.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在“十五”初期,江淮、奇瑞就开始着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路径探索,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化发展及试点示范运营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5.地理区位优势与科教基地优势。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是我国经济新一轮梯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区域、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域之一。

(三)主要问题

1.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弱。由于我省整车企业均为地方国企,与有合资整车企业背景的省份相比,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弱,与汽车大省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以位列第6位的广东省为例,产销量的差距由2011年的2.7万辆扩大到2015年的60万辆以上。

2.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乘用车品牌力弱影响了市场规模;商用车尤其是重卡,产能过剩显现;新能源汽车因资金投入不足,相对优势在减弱;零部件同步研发能力不够,影响整车向高端发展。

3.人才与创新驱动能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创新发展机制作用不足;基础研发相对较弱,产业链自主创新的水平和效率均需提高;整车企业的运营体制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4.统筹协调发展的力度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明显,产业内开放合作不足,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 电池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电池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域名转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皖ICP备15007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