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被看作是对现有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
在2017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董爱华提出,在上海大力发展电动车分时租赁,不断完善全市驿动空间是有现实意义的。他透露,据统计,中国每辆汽车日均驾驶时间不超过 2 个小时,90%以上的汽车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在分时租赁模式下,可以整合城市中闲置的汽车资源, 电动汽车使用率可提高 2-3 倍,实现多人共用一辆汽车,从而减少路面上汽车数量,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占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仍有充电基站少及覆盖面窄等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大幅“退坡”的临近,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关键期。与传统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的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董爱华认为,分时租赁作为城市内部“短途、短距离”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基本解决了日均 50 公里以下的短途行车需求,巧妙地规避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短板。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产业的前景广阔,以上海嘉定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的EVCard电动车租赁项目为例,租赁方式是分时租赁,有荣威e50、奇瑞 EQ、宝马芝诺等车型选择,租赁费用为 B 级车 1 元/分钟,A 级车 0.5 元 /分钟,还兼有日租和长期租赁套餐。用户只需通过APP租车应用软件,即可实现自助式预约、租车、还车和支付。”他说,尽管EVCard项目正在日趋成熟,但是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存在诸如充电基站少,覆盖面窄,资本运作不充分,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题。
建议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参与运作和管理
为此,董爱华在提案中建议科学规划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网点布局 。据他介绍,目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热点市郊分布不均匀,郊区多,市区少。截止2016年底,上海全市目前总共有2000多个热点,其中嘉定有400多个,占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在嘉定区的安亭、南翔、江桥已基本实现了机关、商圈、医院、学校、社区、景点的全覆盖。而黄浦、静安、虹口等7个中心城区加上浦东仅500个,且中心城区的热点布局相对较单一,主要是酒店和公交枢纽,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出行网络。
他建议,政府可以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纳入市交通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市内公交系统和线路站点,将二者有机结合,使电动汽车停车网点及充电网点均匀覆盖,充分调动和衔接二个交通系统,使居民在使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时更加便利。
同时,他还建议加强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和车辆一定的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减免过路费等政策支持,加大牌照发放及车辆投入力度,进一步降低居民使用成本,促进居民积极主动使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逐步取代部分私家车出行份额,缓解交通压力和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并且,建议进一步优化运作模式,发展周边产业。他认为,从资本结构上来看,目前上海发展电动车分时租赁的主体还是国有资金“供血制”,长此以往很难形成有效的供血机制,不利于电动车租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参与运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对相关配套产业施行优惠的招商政策,在市内招商引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如电动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充电站厂商、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等,通过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体系,打造和带动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交通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