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银银
对于我国很多电动汽车企业来说,躺着“骗钱”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财政部将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标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8月2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说。
她表示:普惠财政补贴容易使企业患上依赖症。未来要提高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技术落后、市场认可度低的产品将拿不到补贴。
壹|普惠式补贴吹大电动汽车泡沫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想要弯道超车。所以,和之前对新能源的发展一样,使出的大招是补贴。根据财新传媒的报道,2013-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电动汽车补贴、奖励资金284.44亿元,地方财政拨付补助资金合计200多亿元。
在巨额的普惠式补贴刺激之下,我国诞生了一批电动汽车领域的“黑马”。这些“黑马”甚至有的过去从未涉足汽车行业,譬如苏州一家叫吉姆西的车企,工信部合格证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该企业的电动车产量仅25辆,到了年底一下达到3686台车。
中国到底有多少电动汽车涉嫌骗补,没有权威数字,但“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可以确定的是,不会少。2014年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不足10万台,到了2015年接近40万台,而同期美国仅有10余万台。工信部数据显示,仅2015年最后一个月我国电动汽车产量就近10万台,其中商用车占了近6成。
为什么商用车产量占比那么高?因为纯电动巴士从中央财政可以获得约30-50万元的补贴,地方上大致也有30万元,甚至有的地方更多,这加起来就是60万元左右甚至更多的补贴。天啊撸,其实很多破电动巴士不过就是动力搞成了所谓的电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并不怎么样,这成本才多少?
有意思的是,2016年1月我国电动汽车产量锐减,仅生产了1.61万台。这些电动汽车企业非常明白,2016年的补贴政策可能不再这么优待,所以拼足马力在2015年底疯狂生产。
更夸张的是,按照财新传媒的报道,多家去年12月高产的电动车企,到了2016年1月有5家产量却为零。这是怎样的天上到人间!
今年以来,多家媒体披露曝光了其中的猫腻。
贰|各地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决心推波助澜
能源军火不说,除了房地产,销售额没有比汽车更高的产业。而汽车产业的未来在于新能源,其中又以电动汽车为标志。
所以,中央财政大肆补贴电动汽车的同时,大部分地方也愿意进行高额补贴。而为了鼓励本地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往往又通过各种规定制造障碍,阻挠外地电动车企品牌进入本地,于是市场被人为割裂。
这样做的坏处是,不仅没能鼓励技术进步,让本地电动车企业获得长足进步,反倒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真正优质的车企居然不能在全国打开市场。而汽车领域恰恰是高投入、高科技的产业,一个割据的市场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有些车企为了获得补贴,为了获得全国市场,全国到处建生产基地,这完全不考虑长远市场需求,浪费人力财力物力。
其中还不乏纯忽悠型。一些(电动)车企业的第二个“生存发展”之道就是忽悠地方。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略有汽车制造基础或毫无汽车制造能力的企业,跑到一个地方动辄宣布投资数十亿元,制造研发新能源汽车。
而很多地方也极为配合,到底是被忽悠,还是互相利用?高调签约、开工、大肆宣传、优惠给地、各种优惠配套,还帮助这些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甚至搞出了民间借贷危局。最终造出了像样的汽车、电动汽车了吗?青年汽车在某地数十亿元的生产基地闲置,就是最好的教训。
当然,有些车企确实骗到了补贴。还有一些,地方的种种承诺并未兑现,陷入尴尬境地。
叁|电动汽车泡沫谁的错?
除了补贴被浪费,并没有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取得长足进展之外,各地大量电动汽车项目上马,导致的投资浪费和金融风险,也需要重视。
按照不同口径的估算,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元,多的估算甚至达到了2000亿元。而未来一两年,还有数百亿元到千亿元级的投资涌入。
补贴上的浪费至少还可以尽快终止和纠正,烂尾更加恐怖。一些毫无技术背景、资金能力的企业上马电动汽车项目,动辄圈地几百亩上千亩,各种借款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没有技术能力,以后又没有了之前的普惠制补贴优待,这些项目不是烂尾,就是投资长久无法收回。
没有几家企业完全是自有资金搞新能源汽车,都是从各种途径融的资。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说短期,中期内无法实现整体盈利,就意味着大量的资本不可能收回,甚至付利息都困难。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本身还存在争议,就算我们姑且认为纯电动汽车是发展方向,可迄今为止,人类在电池技术上的进步还是有限的。而我国大部分看上去就极为山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能指望他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很多?
财新传媒曾报道称,有媒体对包括长安、北汽、比亚迪、江淮等13家国内车企电动汽车投资进行过统计,2015年前总投资为171.79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是通用汽车在沃蓝达一款车投入资金51亿元人民币的3倍多,还不到日本丰田每年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是注定的了,隐含的金融风险也是一定的,甚至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很多工业领域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国30多个工业大类,有20多个都产能过剩。出现这样的情况,责任到底在谁,又该如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