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车销售呈断崖式下跌
东方网3月5日消息:由于上一轮上海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在去年年底到期,新的政策迟迟未见出台,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和4S店都异常谨慎,令眼下上海新能源车销售与去年一路走高的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有人都在等“靴子落地”。
2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2015年每个月翻倍增长的数据相比,此前处于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下滑超过8成。此外,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3748辆,同比增长1.8倍;但与2015年12月3.7万辆的销量相比,则环比下降63%,销量减少超过2万辆。
热销神话“打回原形”
在上海,新能源车的标志性车款,毫无疑问要推比亚迪混动车“秦”。自去年秋季开始,一直高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首的秦开始不断被其他车型超越,月销量也从高峰时的4000辆,陆续下降到3000、2000、1000辆。到今年1月,秦的批售量更是跌破千辆大关,只卖掉517辆,同比2015年1月下降72.9%,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秦的数据前后差异如此之大,这得从秦的销售区域说起。根据去年公安部的上牌数据,上海成为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上牌数量高达1.8万辆,占据秦国内总销量的58%。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秦能在上海立足,并成为去年上牌量最高的轿车车型,跟上海地区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有直接关系。算上各种补贴后,一辆标准版秦的售价在14万元左右。而最关键的是,在每月拍牌中标率不到5%的今天,消费者买一辆秦,能稳稳到手一张免费沪牌。这一点,正是秦在上海遭遇疯抢、4S店卖到脱销的直接原因。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来了“猪也能起飞”,一旦风向和风力有变,“天上飞”转眼就成了“地上爬”。去年年末,由于2016年上海地区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未公布,秦的销售陷入半停滞状态。对此,比亚迪上海地区大区负责人解释说,比亚迪早在去年11月底就停止了向上海经销商供车,原因就是政策走向不明确,不敢贸然销售。因为一旦新能源政策有变,厂商承担的差价补贴风险很大,因此对年底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沪西某比亚迪4S店,销售代表也对记者表示,如果要购买秦的话,需要预定,至少要等待一两个月。他还私下表示目前不建议购买,因为上海的补贴尚未出台。
秦的销量下去了,那么庞大的新能源市场又被谁夺走了呢?
以上海地区为例,荣威550就在补贴的空档期捷足先登,即便是上海的补贴尚未公布,但荣威表示仍然按照去年的补贴金额执行,补贴金额由厂商垫付,另外多个荣威4S店表示,2016款旗舰版e550现在活动最低售价为18.48万元,相当于在原价25.98万的基础上优惠了7.5万元,这样的价格也就和秦的价格基本相当,而且提车还不用等待,荣威550悄然上位。
后续政策何去何从
消费者持币观望,直接导致了销量的下滑。未来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何去何从?
从源头上来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国家补贴政策将会逐步退出,今后将采取新能源汽车积分和传统能源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挂钩的方式,来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刺激政策,鼓励企业创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透露,目前财政部正在效仿“加州模式”研究碳积分交易制度。
从上一轮政策执行层面来看,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可能会在二季度出台,而最近“空窗期”售出的车辆也有希望追溯享受补贴和牌照。相关部门日前已明确表示,将制定和实施本市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扶持政策,完善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运营补贴机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建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机制等。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补贴方案中,直接的现金补贴肯定会有所减少,免费牌照的政策则可能延续,但这一最诱人的优惠未来是否会一直保留,将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越来越多,国家正在逐渐将利好政策倾向于补贴消费者。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补贴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政府要做的还有很多,要从政策驱动市场转变为政策、市场双驱动模式,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从更宏观层面来看,新能源车多了,道路同样也会拥堵。2015年上海小汽车增加速度较快,达到45万辆,其中外牌车增长24万辆。而去年上海新增新能源汽车数量也达到了4.4万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日前表示,相关部门对此前上海延长外牌限行时间做了评估,开始几个月效果比较明显,但随着车辆总数增加,后续效果逐渐减弱。所以,近期本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政策和方案比选,加大对外牌车辆的限行力度。但是要真正解决交通拥堵,限制外牌只是一个过渡性措施,关键还是要提升上海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准。
“骗补”是个大问题
政策“空窗期”令新能源车销售断崖下跌,也意外带出新能源车企业的“骗补”话题。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作假,为获取补贴,将生产出来的汽车转卖给自己旗下的租赁公司,甚至拆下电池循环利用,反复骗补……这在商用新能源车行业已是“公开的秘密”。
相对而言,因为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容量比较小,而且面向私人市场,所以“骗补”的情况相对少一些。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以上海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秦为例,记者经常看到秦在普通加油站加注汽油,也不止一次坐到过秦的网约车……这一切,显然与新能源车推广的初衷不符。
对部分不法企业的骗补行为,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消费补贴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紧盯政策去设定产品,缺乏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形成新的产业过剩。因此,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
为打击部分企业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今年1月21日,工信部发布 《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此次核查对象包括2013-2014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以及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新能源汽车的有关情况,核查范围覆盖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楼继伟指出,造假骗补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对此将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相关链接
国家政策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多少是决定其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2015年4月份公布的《四部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6年的新能源补贴标准会出现较大调整。但是这一调整并非统一下调,而是有升有降。
从今年开始,能够享受补贴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门槛从80公里提高到了100公里,很多低速电动车已不在补贴之列。30分钟最高车速由不低于80公里/小时提高到100公里/小时。
此外,按照2016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续航里程区间在100-150公里之间的纯电动车型,国家补贴金额为2.5万元/辆,补贴较2015年减少了0.65万元;150-25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国家补贴金额为4.5万元/辆,与2015年一样;而大于或等于2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补贴还比2015年高出1000元。
《通知》已明确指出,除燃料电池汽车以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逐步退坡,2017—2018年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同时,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税范围包括进口车在内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燃料电池车三大类车型,基本囊括了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新能源车车型。去年5月,对节约能源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 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对其不征车船税。
地方政策
地方政府为配套中央政策,在车辆购买阶段对消费者提供的有地方财政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地方购置补贴、牌照优惠、大宗采购优惠、营运企业的特许经营权以及营运指标奖励、乘用车置换补贴等。另外,对于现有燃油车限购城市来说,新能源汽车不限购,也是消费者买车时的一大利好。
北京
北京今年按照新规,新能源车不再参加摇号而是直接配置,但年内配置总量不超6万。北京市交通委委员容军表示,实施新能源小客车年度指标调控政策,是从北京市实际出发,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决策部署,兼顾缓解环境和拥堵问题的具体举措,已报请国务院同意。今年纯电动车6万指标配置用完了,将按照申请先后排队,申请明年配置指标。
上海
截止2015年年底,对生产销售、组织购买符合有关安全性等标准的新能源乘用车,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对推广应用期内由本市消费者在本市购买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新能源乘用车,免费发放新能源乘用车专用牌照额度。此外,浦东、嘉定、闵行等个别区县还有区县财政补贴。比如2014年10月,浦东新区曾推出第一阶段的区政府补贴,对浦东范围内满足补贴对象和车型要求的个人或企业,买新能源汽车时一次性补贴每辆2万元,有效期至2015年6月 30日。2015年10月浦东公布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新办法:个人消费者补贴金额由之前的2万元/辆变为1万/辆,但新增公共领域消费者购车补贴1.5万/辆。不过,有效期为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 31日。
广州
广州市政府在2014年11月公布了 《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地方财政对车辆购置予以补贴,原则上按照与中央2013年补贴标准1:1的比例确定最高补贴上限。乘用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2014、2015年地方财政补贴不退坡,也就是说2015年的补贴标准与2013年的补贴标准相同。在广州,2015年1-11月的节能车指标配置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不过这种配置率不足的“好事”从2015年 12月起就被终结。数字显示,以往广州每月880个个人节能号牌的存在,让很多想买车上牌的人有“后路”。这个局面在2015年12月被打破———广州个人节能车牌首度需要“抢”,大约为3中1的比例;到了2016年1月份,节能车的热度不减,变成了3613人抢880个指标,难度上升至4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