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  充电站  北汽  第一电动汽车  电动车  试驾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池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船电分离来了!五部门发文重点推动内河船舶纯电池动力技术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03  浏览次数:1812
核心提示:《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船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集成和优化,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电力系
《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船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集成和优化,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电力系统组网、船舶充换电等技术研究,提升船舶电池动力总成能力和安全性能。
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9月28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绿色智能内河船舶设计、建造、配套和运营企业,打造一批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实现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以及闽江等有代表性地区的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初步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
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意见》围绕发展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加快推进智能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水平、建立健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四方面的重点任务。
其中,在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方面,《实施意见》明确:
一是积极稳妥发展LNG动力船舶。加快内河船用LNG发动机迭代升级,完善纯天然气船用发动机产品谱系,发展气电混合动力技术,强化甲烷逃逸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加强LNG动力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重点推动LNG动力技术在沿海、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中长距离2000载重吨以上货船、工程船等应用。
二是加快发展电池动力船舶。加强船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集成和优化,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电力系统组网、船舶充换电等技术研究,提升船舶电池动力总成能力和安全性能,重点推动纯电池动力技术在中短途内河货船、滨江游船及库湖区船舶等应用。以货船为试点,开展标准化箱式电源换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是推动甲醇、氢等动力技术应用。加快船用甲醇发动机研发,降低甲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提升船用甲醇燃料电池功率范围和燃料转化效率,推动甲醇动力技术在货船等应用。加强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储氢系统、加注系统等技术装备研发,探索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在客船等应用,鼓励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绿氢。
在提升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水平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绿色智能船舶标准化设计、推动内河船舶制造转型升级、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新型产业链。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围绕内河船舶总装建造基地,推动船用动力电池、电机、箱式电源、电池管理系统、充换电设备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培育船舶配套产业链优势企业,推动发动机、燃料储运、智能管理等关键系统和设备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建立健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完善绿色智能船舶运营配套设施、推动绿色智能船舶商业模式创新、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打造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支持货主、港口、能源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配套企业深度参与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稳定运输需求和能源供应,降低建造和运营成本,提升运营质量效益。探索船舶租赁,推动规模化集中制造、专业化租赁经营;探索设施共享,实行标准化燃料罐、箱式电源等可移动船舶设备共担共用;探索船电分离,由第三方标准化箱式电源租赁企业提供公共电池设计、制造、租赁、回收、处理等服务;探索智能运维,提升专业化公共运维平台为船舶提供维修保养、燃料供应等精准服务的能力。完善纯电池动力、甲醇、氢燃料等船舶技术规范,建立电动船舶充(换)电标准体系。调整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现有客船使用电池和LNG动力。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此前共同发布的《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随着船舶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电动船舶的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电动船舶的产量已经超过100艘,带动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73.2MWh,同比增长129.1%。
相对于挪威、法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中国的电动船舶尚处于发展初期。EVTank数据显示,从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73.4%。
在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领域,据EVTank统计,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依然保持了市场份额领先的趋势,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且基本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电池网注意到,8月8日,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换电船——“江远百合”在镇江船厂下水,这艘零排放、零污染的换电船舶投用后,将正式开启江苏内河运输“绿色”模式。“江远百合”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江苏省港口集团、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宁德时代、无锡赛思亿等联合推动的电动船示范应用试点船。
6月20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两千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运输船在浙江长兴交付。这艘名为“东兴100”的运输船由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建造,配备由亿纬锂能提供的3400千瓦时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组。
3月29日,世界上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客船——“长江三峡1”号,在湖北宜昌市秭归新港码头首航。该游轮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有15个独立电池组,总电池容量约7500千瓦时,相当于100多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
3月18日,中远海发全资子公司新远海集拟委托扬州重工新造2艘700TEU级电动集装箱船。最终双方议定的合同船价为人民币5800万元/艘(含税),合计1.16亿元。该系列船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采用箱式电源换电技术,通过在长江干线武汉、南京等地布置换电港口,使船舶具有超长航行里程。
2月22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载重3000吨级的电动货船在南京下水启航,由燃油船舶改造的新型电动货船。船甲板上2组可移动电池可存储2200度电,通过码头岸电来充电,3个小时可充满,能航行120公里以上。
EVTank表示,未来岸电建设中增加储能一体化设施也将极大的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届时船舶电动化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将极大的超预期,预计在原有船舶电动化改造以及新造电动船舶的带动下,中国电动船舶的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到367.5亿元,进而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在2026年将达到11.2GWh。 
 
 
[ 电池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电池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域名转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皖ICP备15007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