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2023-09-13 18:38  点击:1715
      9月12日,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会展中心,德赛电池携自研储能电芯和储能全系列产品首次亮相北美RE+,赢得参会嘉宾的多次肯定和高度评价。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RE+)于9月12-14日,在拉斯维加斯盛大举行。RE+展会由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美国智能电力联盟共同主办,其前身是美国能源届大名鼎鼎的SPI&ESI。RE+不仅是北美清洁能源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会,也是全世界太阳能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会。作为全球知名新能源企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理念的平台,RE+展会已成为全球各国新能源企业开拓北美市场的前沿阵地。此次展会汇聚了全球超2.7万新能源行业专家及1300余家新能源展商,共话清洁能源的发展与未来。

      01
      有实力,才闪耀!
      德赛电池是国内锂电池制作领域的先行者和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已与Google、meta、Amazon等众多大型美国头部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此次,德赛电池携自研储能电芯、工商业及集装箱储能、户用储能、储能BMS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吸引了全球储能行业的目光。展会首日,德赛电池展位就迎来了大量的访客驻足参观,产品性能优势、高端制造能力更是赢得众多喝彩。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在“科技创新 共筑零碳未来”的使命驱动下,德赛电池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市场提供优秀、专业和绿色的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德赛电池凭借“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结构创新和产品创新”四大创新体系,对电池新型材料、新型结构进行了全面研发布局,具备电池产品的快速迭代创新能力,已研发推出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等多场景的储能全系列产品。

      02
      德赛“芯”,高质量!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本届展会上,德赛电池不仅带来了280Ah和100AhLFP储能电芯量产产品,同时306Ah和314Ah两款下一代LFP储能电芯新产品也惊艳亮相。在先进研发实力的加持下,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产品具备高安全、长循环和高能效等特点。展会现场,德赛电池已量产的280Ah储能电芯吸引了会场嘉宾的密切关注。
      高 安 全
      德赛电池在电池材料和电池结构等维度上进行研发创新,结合安全阻断等新技术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可有效降低储能电芯在受到外部冲击时的温升和热扩散范围,确保产品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尤其在针刺和热箱实验中,电芯无爆炸、无起火,产品的极致安全性得到充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不仅通过了GB/T32676、UL1973、IEC62619、UN38.3和RoHS等各项常规认证测试,更是以优异的安全性能通过了UL9540A测试。目前,国内仅有少数电池企业的储能产品通过了UL9540A相关测试审核,这表明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产品的高安全性已居于一流水平。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UL9540A测试由美国UL公司提出,是用以评估电池储能系统大规模热失控火蔓延情况的测试方法,受到相关权威部门的广泛认可及采纳,成为标志性的行业规范。UL9540A目前已成为海外公认的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安全测试标准,其测试报告是北美储能项目审批流程中的关键报告,可有效降低客户在全美各地AHJ监管部门进行许可证审批时的风险,被称为储能产品在北美市场的“通行证”。
      长循环 高能效
      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迭代升级,湖南德赛电池储能电芯可真正做到千圈“零”衰减。通过高可靠的仿真预测系统模型测算,德赛储能电芯循环次数达12000余次,产品满足15-20年的长期高效使用年限;能量效率≥95%,相比国家标准提高了5个点,大幅提升了储能电芯的有效可用电量。借助这些优势,德赛电池的储能电芯,可有效降低客户的综合使用成本,大幅提升储能项目的投资收益回报率,为客户带来极致的性价比。
      Na+新 路 线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作为展会的另一亮点,钠离子储能电芯的研发进展情况也受到嘉宾的广泛关注。今年7月,湖南德赛电池成功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测评,成为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通过单位,并获评“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湖南德赛电池自研的钠离子电池,选用层状氧化物,具备高比容量优势,与现有工艺设备具备较高的兼容性,是目前产业化最快的技术路线,计划在今年内完成制样,2024年第一季度可达到量产条件。

      03
      多场景,智储能!
      展会现场,德赛电池最新研发的储能系统主打产品也通过一系列智能化储能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的展示,闪亮登场。
      户用储能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在户储领域,德赛电池拥有高压、低压两大类别产品线,均采用高品质电芯,循环寿命大于6000次。通过可拓展的堆叠式电池模块化设计,可实现5-40kWh的电池容量扩展,用户可根据自身不同阶段的用电需求进行电池增减,做到灵活储能。同时,IP65防护等级让室内室外安装选择更加灵活,设备配置LED大屏、储能APP和BMS系统互联,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管理。德赛电池展台上简洁智能的UI操作界面展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并纷纷上手尝试。
      215kWh工商业一体柜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作为本次展会的明星产品,搭载高智能EMS系统,采用自研德赛电芯、自产电池模组,提供了从系统设计到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适应广泛的各大场景需求。德赛电池215kWh工商业一体柜可达到电池包IP67、整机IP54等级安全防护,电芯之间采用高效隔热材料云母片隔绝热失控,柜体整体综合效率≥90%,充放电效率≥97%。同时,高集成一体化CCS方案也与德赛电池强有力的全自动化智能制造完美契合。德赛电池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也将在2023年Q4面世,将迭代升级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使用寿命、更安全的全浸没式液冷、以及更智能化的分析系统。
      集装箱储能系统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在展位中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集装箱储能系统模型同样出彩,时不时引起现场热烈的讨论和询问。作为储能产品中的“老大哥”,德赛电池20尺集装箱装电量可达到3.35MWh、5MWh。相比传统能量方案提高42%,土地利用率提高42%。集装箱系统基于1500V平台设计,使系统整体效率提高2%,辅助损耗降低40%,温差控制在3°C,系统循环提高了5%。集装箱储能系统电池包采用阻燃防爆设计安全防护可达到IP67,通过系统液冷散热,可显著提升电池使用寿命;同时,系统内部集成气体+水灭火双重保护系统,保证极端情况下的产品安全性。

      04
      超级工厂,智慧工厂!
      依托德赛电池20多年的电池制造经验积累和顶级客户高质量要求的磨炼,公司具备先进的产品研发实力和智能制造工艺,可提供储能全系列产品的系统集成ODM/OEM业务。14+条储能产线、25GWh年产量,德赛电池可实现一站式集成储能电芯、模组、PCS、EMS、消防系统、液冷/风冷可选温控系统,在发电侧、电网侧到用户侧为合作伙伴提供从设计到售后的高效可靠储能系统产品“端到端服务”。
      德赛电池以惠州为总部,长沙、越南配套制造基地,华东、华南设立研发中心,北美、北欧设立办事处,打造最优资源配置模式,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满足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多样需求,以国际化的业务模式开拓公司新局面。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德赛电池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搭建储能电芯全自动化生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之一。作为“零”污染车间,生产环境达到万级洁净度标准,局部实现千级控制。在环境控制、毛刺标准、异物检出等管控方面均高于传统锂电池制造水平,有效保证产品的高安全、高质量和高一致性。通过MES/ERP/SAP等信息化系统对制造车间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监控、预警、拦截及追溯,管理更精准、高效、快捷、透明,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德赛电池280Ah储能电芯全自动化产线设计生产效率达16ppm,具备快速高效批量交货能力。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德赛电池拥有超十万平米的储能系统生产基地,具有强大的自动化设计开发、集成、实施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电池组装及集成自动化生产厂商,打造“世界级工厂”。产线采用高速磁悬浮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自动上料到全覆盖性能测试,从精准视觉定位到环形激光高质量焊接,配套可追溯数据库,整合数智化和集成化设计,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可控管理。同时,柔性模块化设计,使产线能快速适应产品间的灵活切换。德赛电池的储能电池全自动化组装及集成生产线,可覆盖家储、工商储、大储等各类产品,真正意义上做到从电芯到系统全流程“智能制造”。
展会—德赛电池首次亮相北美最大太阳能专业展RE+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人类能源主体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最终实现绿色清洁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新型储能具有关键作用,承载着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德赛电池将持续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持续的创新,为市场提供更加高质、安全的储能产品,真诚期待与各方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携手共创全球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局面,共同推进“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实现。